查看原文
其他

孙照龙:在刻苦中蜕变 在磨砺中成长


这是大连民族大学的第1192条推送




2018年9月,孙照龙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走出了山,见到了海,踏入民大校园,成为了我校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同专业学长的带动下,孙照龙开启了四年的创新竞赛之路。


“以赛代练”是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之一,即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竞赛,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知识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不断攻克新的专业学习、研究难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孙照龙大一时加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机电产品设计工作室,开始尝试参与学科竞赛。


2019年暑假,他和工作室其他两名同学一起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经过比赛前的备战练习,和三天四夜不懈努力的比赛历程,最后孙照龙团队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并被推荐进入国赛,参加综合测评。面对国赛的巨大压力,他们积极备赛,最终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是我校近八年来的最好成绩。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孙照龙更加专注于参加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科竞赛。


但工科类竞赛要求严格,难度大、竞争大,不论是自己的体会还是师长传授的经验都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要想在短时间比赛中展露锋芒,必须把功课做在日常。



孙照龙严格设计每天的学习计划,从课前十分钟的准备,到课上笔记的记录梳理,再到课下习题的温习巩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今日事,今日毕”。课余时间,他大多用来观看各类学科竞赛视频,仔细研究观察每一个操作步骤,遇到不懂的情况,便向老师请教,或跟同学们一起探讨。学习上,他从不给自己留任何疑问,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潜心钻研的品行使他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因此,大二学年,他担任了机电工程学院产品设计工作室部长,从此他的创新竞赛也一路“开挂”。


在机电学院汪语哲老师和创新创业学院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孙照龙和其余9名同学,组建了工厂余热回收系统设计项目团队,致力于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该项目从2019年12月开始进行设计,至今已经2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共青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系列竞赛为依托,对项目进行不断的完善补充,从三维建模、到VR实景展示、再到OpenStudio能耗分析技术的应用,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该项目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国家级二等奖。



在学校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力支持下,孙照龙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中,大学期间,他获批并结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两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三项;参与申报并获批,大连市科协“创新助力工程项目”一项;参加学科竞赛累计获奖37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项12项,申请专利9项,已获批7项,其中5项专利为第一发明人。



作为工作室的学生负责人,孙照龙自己进步的同时不忘关心照顾工作室的成员们。为了帮助团队里研究项目进展不顺利、没有思路的同学,孙照龙经常组织大家开会,沟通交流学习研究中的困难,并互相分析、交换建议,安抚大家的情绪。为了工作室成员们的项目都能顺利进行,孙照龙经常“泡”在工作室,跟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研讨、做测试,常常踩着寝室楼关门的点儿冲回去,回寝室后打开电脑,继续之前的问题……



一次又一次的竞赛经历让孙照龙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兴趣,大三学年,他潜心备考。通过个人申报、学院的推荐和学校专家组评审,他被推荐赴澳门高校修读研究生。面对未来,他说:“我会永远牢记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们的帮助支持。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初心,做团结、自强、求是、进步的民大人。”


END


内容来源 | 学生记者 马小琴


往期精彩回顾



学校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

新增4+8!我校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集中培训重实效 赋能蓄势再出发:学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综述

大连民族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

大连民大,欢迎报考!

愿天南海北的你们,万事胜意!

@准民大ers,你的录取通知书在路上!

毕业典礼 | 骊歌响彻,万里长风扬帆起!

坚毅与奋斗、奉献与责任,这就是她的青春底色!

翻开第111页,你会得到……

下一站,舌尖上的家乡

你是哪种“暑期动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大连民族大学 官方微博 & 大连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大连民族大学Bilibili官方账号

大连民族大学快手官方账号

大连民族大学抖音官方账号

©大连民族大学新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